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我国金融体系正面对调解与重构 A股有望冲破“牛短熊长”魔咒--原创新闻_海南公司注册
发布时间:2021-04-29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徐蔚冰)4月20日,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举办“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投资暨《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这是中国建投研究院连续第10年发布《中国投资发展报告》,也是中国建投向社会推出的“中国建投研究丛书·报告系列”年度研究成果。报告旨在对上年度中国投资行业和市场进行盘点与回顾,对本年度中国投资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和投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上,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顾建国指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金融与投资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建投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一期战略规划,致力于成为以金融为主业、涵盖投资与产业经营的国有综合性控股集团,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我国金融体系正面临调整与重构

  会上,中国建投研究院主任张志前指出,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适应了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要动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现有的金融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重构。

  一是要把握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充分用好国内强大市场,扩大消费需求,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为此要加快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扩大消费和消费升级,同时,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防止低效投资和简单的规模扩张。此外,还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利率市场化体制机制,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要不断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关系,海南省民企服务中心,既反映一国的金融结构,也反映一国中两种金融组织方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贡献程度。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直接融资比重已经达到80%,此后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从国际经验看,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需要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的独特作用,加快创新资本形成,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的紧密融合。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关键是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让更多优秀的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融资。

  三是要用金融科技改造传统金融。金融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能很好地解决人与服务的连接,让人在场景中更好地消费,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投资和消费等领域,为扩大内需提供金融技术支撑。

  张志前认为,现代科技给金融业带来的变革是革命性的,如果还有金融企业看不清这种形势变化,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作出调整,必将被市场所淘汰。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走出了一条从“自由放任”到“适度监管”再到“强势监管”的演变之路。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在监管领域加速推广。未来金融企业必须要关注科技发展方向和资源变化,不断调整战略布局以及投资方向,通过提升内功来改变整个金融业的服务能力。

  四是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国内单循环,而是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大循环,为国内大循环服务。金融开放可以引入更多市场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同时,金融开放可以发挥取长补短的功能,完善和提升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五是要建立风险金融机构处置常态化机制。必须建立金融优胜劣汰机制,让新的金融企业不断涌现,高风险金融企业及时退出。要防止出现“大而不倒”,进而绑架监管的情况。应该建立常态化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机制。对于已暴露的金融风险要坚决果断处置,否则会造成市场预期混乱;对于潜在金融风险要做好监测与防控,逐步建立金融机构评级体系,通过每月、每季评估金融机构经营情况、风险特性,及时掌握金融风险情况,制定好应急和处置预案。

  2021年投资“硬科技”是硬道理

  《报告》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今年投资首要关注“硬科技”等科技创新行业,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医疗健康、清洁技术、消费升级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海南省民企服务中心提供海南公司注册、海南代理记账、海南法律服务、海南猎头招聘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海南公司注册首选民企服务中心
x
如有疑问,在线咨询